重庆力帆集团现状_重庆力帆集团现状代工厂

       好久不见,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重庆力帆集团现状”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熟悉,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被踢出局?理想智造股权变更 力帆控股退出

2.力帆进入破产重整 本土汽车品牌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3.重庆力帆实业集团销售有限公司怎么样?

4.负债157.91亿的力帆有救了?重庆政府:大力支持!

5.力帆重整初现曙光:实控人不再姓“尹”,未来将押注新能源

重庆力帆集团现状_重庆力帆集团现状代工厂

被踢出局?理想智造股权变更 力帆控股退出

       近日,我们获得消息称:重庆理想智造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投资人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退出,而新增投资人变更为重庆满旺机械配件销售有限公司,并实现对理想智造100%控股。

       据了解,重庆满旺机械配件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注册资本50万,法定代表人为陈志碧,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销售机械零配件、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零配件等。天眼查数据显示,满旺机械100%控股了一家名为“太原市力帆鸿源销售有限公司”的企业。而此次的变更,或许与力帆汽车重回摩托车业务有关。

       据力帆股份3月13日披露的产销数据,2月,力帆传统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交白卷”。相比之下,摩托车产销量分别约为2.14万辆和4.36万辆;摩托车发动机产销量分别约为3.84万辆和3.12万辆;通用汽油机产销量分别约为8472台和9710台。根据力帆股份2019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9?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8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52.34亿元,同比降幅2068.77%。

       伴随着业绩的下滑,力帆股份虽然接连变卖资产,通过出售造车牌照、汽车生产基地输血近30亿元,但拆东墙补西墙依然没有填上窟窿。此次股东股权变更的理想智造,就是力帆以人民币6.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理想汽车的那家公司。但事与愿违,从去年开始由于力帆与供应商的债务问题,理想智造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频频被列为被执行人,这对正在首款量产车型交付、预备登陆资本市场的理想汽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因此,理想汽车逐渐开始与力帆汽车划清界限。

       重庆理想智造汽车2003年09月10日成立,经营范围为研发销售汽车及汽车配件,内燃机及内燃机配件。天眼查数据显示,2018年12月17日,重庆理想智造被车和家公司(后更名为“理想汽车”)以6.5亿元收购;2019年12月26日,理想汽车旗下公司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退出理想智造,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进入股东行列;同时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沈亚楠不再担任理想智造法定代表人,接任者为温志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力帆进入破产重整 本土汽车品牌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3月6日,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帆科技”)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河南力帆新能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申请破产清算的议案》,同意河南力帆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资料显示,河南力帆新能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26日,法定代表人杨攀洪,注册资本为15000万人民币,为力帆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力帆科技称,河南力帆自2020年以来无实质业务开展,截至2022年9月30日,河南力帆未经审计净资产-15,360万元,负债总额18,914万元,严重资不抵债,已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鉴于上述情况,为优化经营结构、聚焦主业,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保障河南力帆股东及债权人合法权益,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河南力帆拟以资不抵债且不能偿还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力帆科技表示,河南力帆的破产清算申请由法院受理并指定破产管理后,公司将丧失对其的控制权,其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考虑到前期公司已对河南力帆资产及债权进行减值处理,若河南力帆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预计增加公司利润4,500万元。不过,力帆科技也表示,河南力帆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法院是否受理以及受理后的最终裁决均存在不确定性,本次破产清算对公司的最终影响金额以破产清算执行结果和年度会计师审计报告为准。

       力帆科技不是“力帆”!和吉利一样,成立于1992年的力帆也是从摩托车起家,然后逐渐切换到汽车赛道,但相比于吉利,力帆的日子过得显然十分艰辛。

       和吉利一样,1992年成立的力帆也是从摩托车起家,此后才逐渐步入汽车赛道。但相比吉利,力帆显然是一个“苦命”的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摩托车市场十分旺盛。力帆前身重庆轰达,凭借着100mL电启动发动机、110mL立式发动机迅速抢占市场,成为摩托车发动机领域的头部企业,也一度被称“中国摩托车之王”。2000年,重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更名为力帆,创始人尹明善凭借摩托车业务带来的资本积累,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2003年,正值鼎盛的力帆却遭遇“禁摩”政策的巨大冲击,不得已之下开始转型涉足汽车领域,在收购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80%的股份之后,再次更名为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的筹备,2006年推出首款车型——力帆520。

       力帆520上市后,由于其造型没有特点,内饰与雪铁龙爱丽舍过于相似,再加上动力性能方面也不出众,以至于这款车并未获得太多的销量,2007年全年销量39709辆。之后,力帆相继推出力帆520的改款车型,针对内饰和性能进行更新,同时也发布了力帆620等全新车型,但这些车型也没有为力帆打开市场。

       随着这些车型的失利,尹明善也开始将造车思路从自研转向模仿。?2009年,力帆推出力帆320,由于这款车从内到外都与宝马MINI相似,以至于上市之后被称为“中国版宝马MINI”。虽然由此被业内诟病,但并不影响这款车型的销量火爆。

       尝到了模仿造车的甜头后,力帆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2013年,力帆530和力帆630相继发布。按照力帆汽车的说法,两款车型分别属于力帆520和力帆620的换代车型,但两款车型的外观造型却备受争议,前者与一汽丰田威驰相似,后者与一汽丰田卡罗拉相似。但是,与力帆320不同,这两款车型上市后并不热销,月销量基本在千辆左右。

       再后来,力帆推出了SUV车型力帆X80和MPV车型力帆轩朗,前者与广汽丰田汉兰达几乎完全相似,后者也模仿了福特S-MAX。在这样的抄袭和模仿下,力帆确实积累了庞大的产品体系,虽然这些车型被诸多吐槽,但还是撑起力帆的整体销量。据乘联会数据显示,自2013年至2018年,力帆汽车销量基本都维持在10万辆以上。

       不过,模仿终究是模仿,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力帆汽车的产品开始被大量消费者投诉,不乏有方向盘抖动、制动失灵和车身异响等问题。2019年,力帆燃油乘用车全年销量22,536辆,同比暴跌75.52%。2020年更甚,由于疫情的影响,以及自身经营危机,力帆燃油乘用车销量仅1,348辆,同比暴跌94.02%。

       销量的下滑,也造成了力帆陷入严重亏损中。2020年7月,力帆发布公告,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多家子公司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司法重整,公司将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破产的风险。至此,力帆走上破产重整的道路。次月,法院裁定受理力帆破产重整,同时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力帆”。

       其实,力帆和众泰的命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相比于众泰,力帆更多了几分幸运。2020年12月,力帆宣布重整成功,控股股东由力帆控股变更为重庆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满江红基金”)。吉利通过满江红基金,一跃成为了力帆最大股东,持股达到29.99%。

       2021年12月,吉利汽车发布公告,公司拟与力帆科技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目标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亿元,吉利控股与力帆科技各出资3亿元,持股比例均50%。2022年1月,吉利汽车与力帆科技共同投资设立的合资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并取得中国重庆两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定名为重庆睿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睿蓝汽车”)。

       针对网约车市场,睿蓝打造枫叶80v、枫叶60s两款换电车型,但也正因为主打网约车市场,注定了两款车型不会有太大的体量。2022年5月,睿蓝汽车推出睿蓝X3,实际是是吉利远景X3的换标车型。2022年12月,睿蓝9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10.99-12.99万元,这是睿蓝汽车首款真正意义上的新车型。

       在吉利的帮助下,2022年力帆科技全年销量56,816辆,同比增长1371.15%。当然,如今的力帆科技早已不是曾经的力帆,而是一个挂着力帆名字的吉利“子车企”,仅此而已。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行业关注,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销售有限公司怎么样?

       汽势Auto-First|刘天鸣

       在存量市场时代,总会有车企顶不住压力,最终被淹没在中国汽车史的长河之中。此次力帆股份进入重整程序的结果如何,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但从整体市场来看,随着中国品牌“马太效应”的加剧,或许力帆股份不是最后一个进入重整程序的车企。

       8月24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及其力帆股份旗下10家全资子公司已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这意味着力帆股份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同时,力帆股份还对外披露了公司累计涉及诉讼的数量及金额。据力帆股份统计,目前,公司共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对此,力帆股份强调,诉讼事项将对公司后续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部分诉讼未开庭,无法判断是否影响2020年业绩。

       进入重整程序后,将对力帆产生怎样的影响?力帆股份究竟有没有能力偿还债务?随着中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品牌车企为何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

       力帆重整失败或将破产

       据力帆股份发布的公告显示,力帆股份、力帆财务、力帆乘用车、力帆汽车销售、力帆进出口、力帆摩托车发动机、力帆汽车发动机、力帆内燃机、无线绿洲、移峰能源等12家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据了解,破产重整不同于公司“倒闭”,而是在法院主持下,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制定重组计划,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债务人按一定方式全部或部分清偿债务,债务人可以继续经营其业务的制度。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破产重整不但能够保证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还能保留珍贵的壳资源。当然,重整程序只是为濒临破产企业一次“重生”的机会,如果重整程序失败而正式宣布破产,该公司将直接进入破产清算。

       据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发出的《民事裁定书》显示,当前力帆股份货币资金4300万元,到期债务11.96亿元,其他财产流动性差、无法变现,力帆股份被认定为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实际上,力帆股份所涉及的诉讼或债务不止于此。8月24日,力帆股份披露了公司累计涉及诉讼(仲裁)事项。截至目前,力帆股份共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

       力帆股份距资不抵债仅一步之遥。今年第一季度,力帆股份实现营收5.64亿元,同比减少74.88%,亏损则从去年同期的9720.48万元扩大至至1.97亿元。资产负债方面,截止2020年3月31日,力帆股份流动资产为55.1亿,总资产为182.93亿元,总负债为157.19亿元,净资产为25.75亿。

       从力帆股份业绩中可以看出,主营业务持续萎缩的状态下,亏损正在逐步扩大,同时,无债务偿还能力带来的违约金,也会加重力帆股份的负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力帆股份重整程序包括股权重组、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运营重组,这也就意味着,力帆股份不排除被其他车企收购。

       中国车企两极分化加剧

       力帆股份进入重整程序仅仅是中国品牌车企两极分化的缩影。一方面是以吉利、长城、长安为首的中国品牌开始向上发力。另一方面力帆、海马、众泰等中国品牌销量呈现大规模下滑,游离在生死边缘。

       据中汽协数据统计,7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8.5万辆,环比下降0.9%,同比增长4.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5.1%。虽然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结束了连续下降趋势,但市场份额依旧处于被压缩状态。

       生存空间的压缩使得中国品牌车企“马太效应”加剧。头部车企呈现出快速增长或维持固有份额,具体来看,吉利汽车7月销售新车10.52万辆,同比增长约15%,长安汽车(指长安系中国品牌)7月销量达12.35万辆,同比增长49.9%,长城汽车7月销售4.74万辆。

       而边缘化中国品牌车企销量却不尽人意。7月份海马汽车仅销售新车875辆,同比下降68.41%,力帆汽车7月销售新车253辆,同比下降70.75%,众泰汽车在7月销量直接归零。

       事实上,从研发投入上或许能够解释“头部”中国品牌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据长安汽车历年年报显示,2011年到2019年期间,其研发投入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从16.11亿元增长至44.78亿元,九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246.43亿元。此外,吉利汽车研发投入更高,近十年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

       反观力帆股份,从2015年开始就呈现出研发投入逐年减少态势,2019年,力帆股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为2.32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3.11%。尽管力帆股份体量小于绝大多数中国品牌车企,但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远低于行业平均值。

       当然,研发投入的多与少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车企的生与死,但却可以决定其未来发展的实力与底气。因为研发投入与产品更新换代、外观设计、核心技术等问题息息相关,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就意味着不会有未来。(来源自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负债157.91亿的力帆有救了?重庆政府:大力支持!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销售有限公司是2002-08-09在重庆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上桥张家湾60号。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销售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00106739845407J,企业法人杨波,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销售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销售:汽车配件、摩托车配件、摩托车、小型内燃内、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组、水泵机组、电焊机组、压缩机、家用电器、建筑材料(不含危险化学品)、装饰材料(不含危险化学品)、润滑油、润滑脂。(以上范围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不得经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应经审批而未获审批前不得经营)。在重庆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96348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666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销售有限公司对外投资3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重庆力帆实业集团销售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力帆重整初现曙光:实控人不再姓“尹”,未来将押注新能源

        “中国摩托车之王”力帆,还是难逃破产的厄运。力帆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成立于1992年。历经17年的艰苦奋斗,已迅速发展成为融汽车、摩托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包括出口)为主业,并投资于金融业的大型民营企业。但却在8月初的时候,因不能偿还债务、资产不能清偿全部债务,向重庆第五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力帆为什么会破产?

       1、如今国内汽车竞争加剧,产品和品牌并不突出的力帆很难靠汽车翻身,从汽车销量可以看出;

       2、力帆在技术研发投入上不足,难以跟上市场需求变化,其研发支出占营收比在5%左右,技术研发投入的不足,导致力帆车主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力帆的负债率高达85.93%。据报道指出,直至今年一月,总资产有182.93亿元,负债却达到157.19亿元。

       4、力帆一年内必须还清的短期债务就有90.75亿元。而且今年6月,力帆由于负担不起56.3万元的贷款而被告上法庭。

       力帆不能破产?

力帆作为重庆最大民营车企,一旦它宣布破产,将会引发重庆汽车行业连锁反应,不仅北汽银翔、东风小康、潍柴英致和比速汽车等都有可能跟着破产,同时围绕在这些车企背后的2000家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也面临着倒闭,这将对重庆人民就业带来致命影响。

       力帆重组之路

       8月7日,*ST力帆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进行司法重整。

       11月10日下午,*ST力帆发布《重整计划(草案)之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公告》,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将取代力帆控股成为控股股东,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将以产业投资人的身份参与重整力帆。

       力帆的重组方案

力帆汽车最近发布了公告,吉利入主力帆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重组方案显示,力帆将以现有12.8亿股流通股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25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共计转增32.1亿股。其中13.5亿股,由吉利和重庆市地方政府平台组成的满江红基金,出资30亿元获得;还有9亿股,引入产业投资人吉利集团,作为力帆重整的实施主体;剩下的9.6亿股,由力帆债权人获得,抵偿债务。由此,李书福正式将力帆纳入旗下。

       力帆的收场

此次力帆的重整获得了重庆市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深度介入,而实施重整的主体人就是吉利集团。对于力帆来说,过去一年过得生不如死,而今终于迎来最为靠谱的接盘侠,有了国内最强民营企业自主一哥作为靠山,力帆得以善终,创始人尹明善也保住了名声和晚节,能够体面的退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2月22日,已经“披星戴帽”的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帆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权益变动后,控股股东由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力帆控股”)变更为重庆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满江红基金”),作为力帆汽车控股股东满江红基金的唯一普通合伙人及执行事务合伙人,重庆满江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满江红公司”)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业内预测,随着新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到位,力帆汽车的高层也或将进行调整。

       因为股东权益变动的原因,力帆汽车当日停牌,12月23日复牌。至此,从8月力帆汽车旗下力帆乘用车等10家全资子公司向法院申请对力帆汽车重整至今,4个月的时间力帆汽车重整已初现曙光。

       控股股东变更为满江红,实控人不再姓“尹”

       实际上,此次两江基金和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吉利迈捷”)是以联合体身份参与力帆汽车重整的。招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研究部经理白毅阳认为,力帆汽车重整引入外部力量对其未来发展极其重要。

       企查查数据显示,两江基金是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背后大股东是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而吉利迈捷是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背后的大股东是吉利汽车的董事长李书福。换句话说,力帆汽车此次重整是由重庆两江新区政府牵头,吉利参与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11月6日,力帆汽车重整管理人与两江基金、吉利迈捷及吉利迈捷的母公司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吉利科技集团”)共同签署《关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投资协议》?,明确重整投资人身份并确定由吉利迈捷、两江基金共同发起设立满江红基金。此外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或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持股比例达70%以上的绝对控股公司(下称“产业投资人”)作为参与力帆重整的实施主体。

       企查查数据显示,满江红公司是由两江基金和吉利迈捷共同成立,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满江红公司于今年8月6日注册成立,彼时力帆汽车尚未确认意向重整投资人;12月14日,满江红基金注册成立。

       另外,力帆汽车公告显示,将通过资金公积金转增股票的方式来实现股权变更,变更完成后,满江红基金、产业投资人将分别持有力帆汽车29.99%和20%的股份,力帆控股的持股比例将下降至13.75%。按照力帆汽车的公告,产业投资人可明确为是吉利方面;此外,吉利方面仍持有满江红公司49%的股份,业内有观点认为吉利或是重整后力帆汽车的实控人,不过吉利方面表示不方便回复,以公告为准。

       9月,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到如今控股股东和实控人的变更,力帆汽车已经剥离“尹”姓,两江管委会和吉利成为实控人。

       燃油乘用车产量归零,未来重点在新能源

       今年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力帆汽车的传统燃油乘用车的产量都为零,新能源乘用车的产量也下滑超过六成,11月力帆汽车的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仅为145辆。今年前三季度,力帆汽车实现营业收入26.06亿元,同比下滑六成,净利润为-34.45亿元,同比下滑超三成。

       《力帆股份重整计划》中表示,重整投资人将力帆股份打造为国内智能网联换电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企业,并成为吉利科技集团换电车型制造业务唯一的上市平台。重整计划显示,将导入智能化、平台化、网联化换电汽车业务,打造新品牌、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智能换电新能源汽车新生态,新能源汽车生产线,逐渐形成新能源汽车年产能10万辆;在品牌建设方面,将依托吉利品牌支持,由产业投资人专业团队打造全新品牌,聚焦B端大众车型市场及C端中高端车型市场。

       白毅阳曾分析称,“吉利科技集团与国资基金联合参与力帆汽车重整,并且未在港股吉利汽车下,吉利汽车?很可能是希望在吉利控股下面再打造另一个上市融资平台。”目前来看,吉利的确是想通过力帆实现换电业务的上市。

       今年7月1日,重庆两江新区与吉利控股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高端新能源整车(重庆)生产基地项目、吉利工业互联网总部暨数字化工厂项目落地两江新区;9月,吉利科技集团的吉利科技智能换电站在重庆完成全国首发亮相,换电模式将率先落地重庆两江新区。

       按照吉利科技集团的规划,今年计划将在重庆建设完成35座换电站,2021年在重庆完成100座换电站建设,到2023年落成超过200座——把重庆打造成为换电示范城市,并由此向华东、华北、乃至全国辐射。可以说对于吉利而言,大本营就在重庆的力帆汽车是一个很好的纽带,也便于吉利汽车巩固做强重庆市场,进而辐射其他地区。

       此外,据悉力帆汽车在11月16日召开的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一旦完成重整工作,首先将量产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换电型电动MPV枫叶80V”;11月19日,力帆汽车公告称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与力帆股份签署了关于换电型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的授权协议,以及有关基地代加工业务的转移协议或其他代加工业务协议,以支持保障前款换电型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产能。

       按照重整计划来看,力帆汽车未来的重点在新能源汽车和换电领域,就如同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等的观点一样,力帆汽车很有可能变成吉利的一个生产基地或是代工厂,不过,白衣骑士的入主或能避免力帆被退市进入破产程序,力帆能否借力重生尚需观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王琳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今天关于“重庆力帆集团现状”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重庆力帆集团现状”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